回目录
秀莎网
丁玲寓所觅踪


杨光裕

  虹口区有条东西走向、仅十几个门牌、现为服装市场的昆山花园路。七号是幢三楼带部分四楼联结式的红砖洋房,门口挂有一块“丁玲寓所”的铜牌。丁玲在此创作了短篇小说《奔》、散文《我的创作生活》,并和鲁迅、茅盾、郁达夫等九人发表《为横死之小林遗属募捐启事》,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杀害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。每当我走过这幢古老的民宅时,一个阴森冷峻的镜头就会浮现在眼前脑际,虽然岁月已逝去了六十多年,但仍久久不能褪却。
  据史料记载,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下午一时许,空气混浊,腥风触鼻,申城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。一个穿着灰色西服,脚蹬黑色皮鞋,手挟黑色皮包,腰间插着手枪的中年汉子——国民党蓝衣社特务队长马绍武,率领五个彪形大汉,驱车前来丁玲寓所,熟门熟路地登上四楼一间十八平方米的书房兼客堂(现为居民住房),随行的叛徒李菊村一个箭步窜上前去,指着一个身穿长衫,嘴叼纸烟的中年男子说:“他就是共产党员潘梓年!”
  “好,久违久违!”马绍武一边点头招呼,一边搜查了潘的全身,后又皮笑肉不笑地转向坐在书桌边的另一位党员女作家丁玲说:“丁小姐,打扰了,能不能请你和潘先生一起跟我们到公安局去一下,有些事情要同你们商量一下。”接着,马又扫视了一下跟来的几个小特务,示意他们做好“邀请”准备。
  丁玲似乎早有预料,因而从从容容地换了一下衣服,手里提着一个布包,里面包着几件替换衣衫和一件备穿的冬衣,马绍武一边布置几个小特务留下来搜索,一边率一小特务押着丁、潘走下楼去。
  当天下午四点左右,共产党员应修人来到丁玲寓所,刚进屋,就觉察到有特务在守候,但为时已晚,欲退不能。几个特务要搜身检查,应勃然大怒,推开特务,一场格斗开始了,后终因寡不敌众,被几个特务掷下楼去。第二天,在一份报纸不显眼的角落里,登载说,一个无名青年坠楼身亡。
  绑架后,国民党对丁、潘不审不判,也不见诸报端,一直处于秘密状态。可世上没不透风的墙。一个多月后,当上海文艺界人士得悉著作宏富、声望卓著的丁玲、潘梓年突遭绑架的风声后,感到极大的震惊和愤怒,连得时任国民党教育总长蔡元培也感到十分吃惊。于是,他会同杨铨、邹韬奋、叶圣陶、柳亚子、李公朴、钱君等三十八位社会名流,联名上书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,强烈要求“揆法衡情,量予释放”。第二天,《申报》全文刊登了这篇电文。
回目录
秀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