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理群文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献身学术

 
    按照我的阅读习惯,总是先翻目录,再看后记;这回也是这样,却一下就被《
后记》所讲述的一个真实的“故事”深深地感动了:在“灾难”突然降临时,作者
本能地一手抱住了一岁四个多月的女儿,同时紧紧抱在怀里的,竟是正在写作中的
这本关于鲁迅的书稿!事后知道这不过一场虚惊,但在突发事件中的本能反应,却
最能反映人的本性:在王家平的心目中,女儿与书稿,同是自己生命(自然生命与
精神生命)的结晶,是最为珍贵的,其价值是任何外在的物资的东西所不能比拟的。
这样,他就赋予了自己的学术研究(特别是关于鲁迅的研究)以一种与生命(自我
的,与未来的生命)同价的内在的神圣性。这本是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学者共同的
“痴情”,类似的逸闻趣事世间流传得很多。但在今天,却似乎显得古怪,至少是
可笑的:这是一个消解神圣,消解痴情、激情,消解浪漫、理想的追求,最终要将
人的精神也消解殆尽的时代。于是,学术成了与人(研究者与研究对象)的生命毫
不相干的事情,不过是一种“我卖,你买”的纯粹的商业行为,不过是单纯的谋生
手段,需要的仅是熟练的学术操作的技术与商业包装的技巧。我并不否认学术研究
的成果需要转换成图书市场上的商品,更不会忽视稿费对学者(包括我自己在内)
谋生的意义——在我看来,这都是现代学术的特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,“学术
与市场的关系”本身即应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;但我同样固执地认为,这
并不是学术(即使是现代学术)特质的全部,或者说,同样是商品,学术著作也有
自己的特殊性: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产品,既是作者的精神劳动的产物,又是提供精
神消费,满足读者精神需求的商品。这就是说,在学术的领域里,商业性的交换活
动,仅是一个中介,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研究者与读者开拓一个人所最需要的广阔
而自由的精神空间,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之为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,它是直接服务于
“使人成为人,使人变得更为美好”的这一终极性的目标的,并且是与人的生命同
在的。在我看来,这就是学术、科学研究、文学创作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的神圣性
所在。它内在地要求着研究者生命的投入,要求着一种耐得住寂寞、清贫(当然,
这是相对而言的,学者首先要争取必需的生存条件与研究条件,又不能有超常的奢
侈的物质要求)的献身精神。我曾经一再地对希望走学术之路的年轻人说,学术研
究是一个“精神的炼狱”,万万不可轻易进入;但一旦进入,就一定要准备献身,
把生命投掷于其中,做出各种牺牲,真正的学术著作,都必需也必然是“呕心沥血”
之作,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还是趁早离开。——我从不愿意将学术研究的价值绝对
化,离开学术岗位也并非耻辱,关键在是否适合自己。但学术研究又确实具有特殊
的魅力,所付出的牺牲也是有代价的,那就是可以获得学术研究,尤其是创造性的
学术研究所特有的那种精神的飞扬,不断发现的期待与喜悦,以及生命的充实感。
唯有懂得并珍惜这治学中的甘与苦,才算是进入了学术之门。现在看来,王家平通
过本书的写作,已经开始将自我生命与学术生命相融合,体验到了其中有得有失的
“滋味”。作为他的导师,我感到欣慰:他开始入门了。

    作者在“后记”中还谈到,这些年(大概是八十年代末以后吧?)他自身也经
历了某种精神上的“地震”,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的荒诞感,漂泊感,以及身心交
瘁的挣扎中的绝望体验。他在自身的生命体验中,终于与鲁迅的心灵相遇。正是感
到了与鲁迅的“缘份”,这才拿起笔来。用王家平的话来说,自己所承受的物质与
精神的苦难,“成了能够与鲁迅进行精神对话的前提与基础”。这倒是似乎证实了
我的一个看法:“鲁迅不是可以作纯客观的‘研究’对象,让你支解分离的;他要
进入你的内心,要你也进入他的内心,彼此纠成一团,发生灵魂的共震。否则你永
远接近不了他,永远也读不懂他。而灵魂的共震是可遇不可求的:它要建立在相似
(相近)的‘体验’的基础上”(见拙作:《鲁迅是谁:世纪末的回答》)。我们
这一代是通过文化大革命的绝望体验而认识、接近鲁迅的;现在年轻一代,又通过
八十年代末以来“并不亚于(文革)浩劫的种种震撼”(这是作家李锐说的)重又
认识与接近了鲁迅:近年来在一部分中青年中悄悄出现的阅读、研究鲁迅的热情,
就是产生于这样的体验基础之上,并且是发自内在的精神需求的。王家平的《鲁迅
精神世界凝视》就是这样一部著作,他是用自己的眼睛去“凝视”鲁迅的精神世界
的;在他的笔下,有着鲁迅的精神世界与自我的精神世界之间的遇合。于是,他有
了自己的发现,例如鲁迅一生的飘泊流浪体验,“过客”式的精神探索者的生存方
式和悲剧境遇;鲁迅的终极性追思,等等:这些都有可能丰富与加深人们对鲁迅的
体认。当然,这种体验式的研究方式也存在着某种危险:如果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体
验,甚至用一己的体验代替了对鲁迅精神世界的实际考察,不仅会造成对鲁迅的曲
解(缩小,夸大,变形,等等),也失去了研究的意义。我们重视研究者个人与鲁
迅相通的体验,如前文所说,仅仅是因为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进入(感悟)鲁迅的
内心世界;但进入(感悟)以后,还要有更为艰苦的对鲁迅精神实体的全面而细致
的考察与研究。王家平用的是“硬功夫”:

    他反复地阅读鲁迅全部著作,以及能够搜集到的回忆、考证文章,每一个鲁迅
精神命题下的所有有关材料,都尽可能地搜罗汇集,然后一一排列,研究。他所采
取的研究方法,我想或许可以概括为“体验与实证的结合”,既能从总体上感悟到
鲁迅内在精神的某些命题,又把这样的感悟建立在全面而翔实的事实材料分析基础
上。这样的研究方法至少对王家平是合适的。当然,他毕竟刚刚入门,本书的写作
也存在着许多不足。总的感觉是对材料没有吃透,没有更深入地揭示各个材料之间
的内在联系,常常限于外在的铺叙;这正是暴露了作者思想穿透力、理论概括(提
升)力的不足,以及想象力、原创力的不足。

    这或许是一种苛求,但王家平既然已经决心献身于学术事业,那么,他自然也
就会准备好走一条艰险的路,还有许多的学术难关在前方等待着他。

    王家平在“后记”中一再怀着深情地谈到自己的妻子与女儿,这些文字也很让
我感动。在我看来,对家人的爱与对学术的爱,都是对于生命的挚爱的表现。学者
本质上是“人与人所生活的世界”的探索者,他天然地热爱人,热爱人的生活,拥
抱着一切生命。王家平说,他的女儿将与他的学术一起成长——这极有诗意,也是
一个象征。我祝愿他终能实现这一愿望,也以此祝愿一切愿意献身学术的年轻朋友
们。

 

下一页  回目录  秀莎网